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醫療社會學
Medical Sociology 
開課學期
106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吳嘉苓 
課號
Soc2037 
課程識別碼
305 343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社101 
備註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70人
外系人數限制:2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61Soc2037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窮鄉僻壤的地區罹病率比較高,勞工的壽命比較短,為什麼?得了AIDS比得了癌症見不得人,這是怎麼回事?西醫在台灣獨大,純粹是因為療效好嗎?產官學形成什麼樣的利益網絡,影響我們的健康服務品質?瓶裝水如果跟自來水內容差不多,為什麼可以賣得比石油還貴?醫療專業權威是如何取得的?有關疾病的「正確知識」為什麼會隨著不同的社會脈絡而有所不同?個人從身體累積的獨門知識,能不能成為醫療達人?醫療科技越發達,我們會越健康,是這樣嗎?為什麼平均餘命增加了,各種研究發現又常常提醒我們無所不在的風險因素,從電磁波、毒雞蛋到性行為?醫療是否取代宗教、法律制度,成為主要的社會控制機構?促進健康的社會政策只能由專家來規劃嗎?病患權益運動又如何可能成為健康改革的重要動力?

在「醫療社會學I」這門大學部入門課程中,我們將廣泛介紹這個領域的重要概念與議題,由社會學的觀點來討論一些健康與醫療現象。雖然名為醫療社會學(medical sociology),但是涉及的廣度,並不侷限在醫院或醫事人員活動的場域,所以更適合稱為健康與病痛社會學(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)。更重要的是,近年來這個社會學的次領域蓬勃發展,使得瞭解社會如何處理健康與病痛,成為瞭解一個社會的關鍵面向。諸如社會的醫療化、監管醫學的誕生、生命政治(bio-politics)、風險社會等概念,都透過更多的經驗研究與概念創新,豐富了我們對於社會的瞭解。同時,在社會實踐上,面對越來越多的醫療科技爭議、照護資源分配的危機、醫用關係的衝突、醫事人員的過勞等等引發社會關注的議題,批判性的醫療/健康社會學觀點,也提供我們檢視重要社會現象的利器。

這堂課也透過閱讀教材的選擇與議題設定,特別強調科技與社會研究(Science, Technology and Society,簡稱STS)的視野,對於醫學知識與實作過程中,如何處理不確定性、如何建立正當性,如何權衡公共利益與個人權益之間的衝突,特別加以討論。如同Harry Collins與Trevor Pinch在Dr. Golem一書中所指出的,醫學既是一種科學,也是一種救助,這雙重的面貌常在醫學研究與實作的過程中,引發出集體vs.個人、長期vs.短期的矛盾,值得我們深入瞭解,並藉此找尋出路。

 

課程目標
這門課共分四個單元。第一單元「病痛的社會生成」強調看似僅是生理層面的病痛問題,如何從文化、社會結構的角度來探討。第二個單元「醫療照護的社會組織」,則從多元醫療體系、醫療專業、醫療產業到醫療政策,逐步剖析現代社會日趨複雜的健康照護制度。第三個單元「生物醫療化社會」,探討醫療系統如何逐漸成為社會控制的主要來源,並從關注病痛轉換為凸顯健康與風險。第四個單元「爭議與改革」則從爭議、社會運動以及治理的角度,來反省目前醫療制度的動力。




 
課程要求
上課以講課與討論為主,特別鼓勵同學踴躍參與討論。這學期我們採用各類中英文教材作為指定與參考閱讀。這堂課非常強調課前準備,因為唯有透過事先的仔細閱讀,課堂才能激盪出出討論的火花。關於本課程的課程大綱、上課內容、作業觀摩等資料,將置於本課程的ceiba網站上,請大家隨時上網參考。這門課透過四次小作業與期末報告,希望促進大家藉由資料搜集與各類考察,結合經驗現象與課堂上所學到的學理。

這門課的評分方式為課堂參與15%、四次小作業60%、期末團體與個人報告25%。所有的作業請於上課前一天傍晚六點前,將作業上傳到ceiba網站上,並印出紙本到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活動,並繳交紙本。作業不得抄襲或代寫,否則以零分計算。作業遲交(以ceiba上傳時間計算)一天扣分10%,以此類推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一 15:00~17:00 
指定閱讀
每週教學進度與閱讀書目:
W1. (9/14) 導論、課程介紹
觀看記錄片「不願面對的瓶裝水真相」

單元一:病痛的社會生成與不平等
W2 (9/21) 健康與社會不平等
Link, Bruce and Jo Phelan. 2010. “Social Conditions as Fundamental Causes of Health Inequality.” Pp. 3-17 in Handbook of Medical Sociology, 6th edition, eds. Chloe E. Bird, Peter Conrad, Allen M. Fremont, and Stefan Timmermans. Nashville: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.
繳交作業一 (10%)「瓶裝水的社會調查」(只要一千字)
客座主講: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陳怡君教授:飲食健康資訊 (&myfitnesspal)
(本週將透過學習myfitnesspal等等健康資訊的使用,累積個人對於相關訊息的了解與分析,以便為期末報告主題做好準備)

W3 (9/28) 致病的社會
蔡友月,2007,「遷移、挫折與現代性: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會根源」,《台灣社會學》,
13:1-69。
上課活動:討論作業二電影名單,練習疾病基礎資訊與流行病學調查

W4 (10/5) 病痛與污名
劉紹華,2013,《我的涼山兄弟:毒品、愛滋與流動青年》。台北:群學。閱讀「第七章:愛滋污名與全球化移植」(頁265-306)。
客座主講:張廷碩(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精神科醫師、台大社會所研究生)

單元二:健康照護的社會組織
W5 (10/12) 多元醫療 I
張珣,2008,「『另類』醫療:導讀」,頁2-7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,成令方主編,傅大為、林
宜平協編。台北:群學。
張珣,2008,「為何要人也要神」,頁8-17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。
簡美玲,2008,「奇美阿美族部落的野生植物與草藥」,頁18-26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。
丁志音,2008,「代代相傳的另類療法」,頁27-36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。
繳交作業二 (20%)「電影與病痛」(2000字)

W6(10/19) 多元醫療II
Collin, Harry & Trevor Pinch. [2005]2016. 《科倫醫生吐真言: 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》(李尚仁
譯)。台北:左岸文化。(閱讀「第四章 另類醫療:維他命C與癌症的例子」)
栗山茂久,「風的想像與中式身體觀的發展」(楊祐羽翻譯�雷祥麟校訂)。2017。《東亞醫
療史:殖民、性別與現代性》(劉士永、王文基主編)台北:聯經。

W7 (10/26 ) 健康照護體系與全民健保
Light, Donald W. 2009. “Comparative Models of ‘Health Care’ Systems” Pp. 538-553 in The
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: Critical Perspectives, 8th edition, edited by Peter Conrad. New York: Worth Publishers.
上課活動:討論影片「五國健保比較」
(週四下午亞比中心演講活動:台韓全民健保比較)

W8 (11/2) 專業支配、醫學知識與權力
Conrad, Peter and Joseph W. Schneider. 2009. “Professionalization, Monopoly, and the Structure of
Medical Practice.” Pp. 194-199 in The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: Critical Perspectives, 8th edition, edited by Peter Conrad. New York: Worth Publishers.
繳交作業三 (10%):計算健保費單 (1000字)

W9(11/9) 案例討論:生產改革與健康照護
吳嘉苓,2000,「醫療專業、性別與國家: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」,《台灣社會學研究》
4:191-268。
上課活動:「祝我好孕」(導演:蘇鈺婷、陳育青)紀錄片觀看與討論。

單元三:生物醫療化社會
W10 (11/16) 從「病人的消失」到「監管醫學」
Jewson, N. D. [1976]2004.「論醫學宇宙觀中病人的消失,1770-1870」(曾凡慈譯,李尚仁校定)。
頁151-182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(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主編)。台北:群學。
Nettleton, Sarah. 2004. “The Emergence of E-scaped Medicine?” Sociology 38(4): 661-679.

W 11 (11/23) 醫療化、風險化與社會控制
Moynihan, Ray and Alan Cassels. 2006. 《藥你生病:藥廠製造疾病的真相》。台北:世潮。(閱讀第
四章「與病人合夥:注意力缺乏症」)
Conrad, Peter. 2015. 《社會醫療化》(許甘霖等譯)。台北:巨流。(閱讀第三章「擴展:從過動
兒到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)。
曾凡慈,2015,「兒童過動症的在地興起與專業技能網絡的變遷」,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21:15-76。
客座主講:曾凡慈(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)

11月25-26日臺灣社會學會年會@輔仁大學,有多場醫療社會學場次,歡迎參加。

W12 (11/30) 醫療組織、市場與商品化
Mol, Ann Marie. 即將出版。《照護的邏輯》,閱讀「第二章:消費者或病人」。
繳交作業四(20%):請搜集一則有關「增能」的產品訊息。
* 請針對你感興趣的增能現象(長高、補腦、跑快、壯陽、抗老等等),找到一項或一系列產品,進行觀察與分析。作業限於2000-3000字,寫作的方式可以參考《藥你生病:藥廠製造疾病的真相》這本深度新聞報導的寫法。

單元四:爭議與改革
W13 (12/7) 醫療/健康治理與改革
(閱讀文章待定)
Open space 期末報告分組: (飲食)健康改革

W14(12/14)醫療與健康爭議
吳嘉苓,2008,「風險與醫療爭議:導讀」,頁320-323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(成令方主編,傅
大為、林宜平協編)。台北:群學。
上課活動:觀看與討論紀錄片「性高潮有限公司」(78分鐘)

W15 (12/21) 健康權益運動
Epstein, Steven. 2000. 民主、專業知識、和愛滋療法運動(程雅欣譯、吳嘉苓導讀、校訂),
頁225-256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(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主編)。台北:群學。
上課活動:閱讀一篇醫學會提出的倫理報告

W16 (12/28) 討論小組報告

W17 (1/4) 小組報告一
*我們的(飲食)健康改革主張

W18 (1/11) 小組報告二
*我們的(飲食)健康改革主張
 
參考書目
待補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參與 
15% 
 
2. 
作業一 瓶裝水的社會調查 
10% 
繳交作業一(10%) :瓶裝水的社會調查 請觀看紀錄片「不願面對的瓶裝水真相」(2009年)。請選取其中你所感興趣的內容,蒐集台灣相關的資料或是進行觀察,進行討論。例如,台灣的瓶裝水品質如何受到管制(有哪些法令、單位、進行哪些管理)?在台灣瓶裝水與自來水的品質是否有所差異、差異為何?台灣瓶裝水裏頭裝的是什麼水、是否有記載水源出處?有關瓶裝水的包裝與行銷,有何特色,想要塑造哪種價值?瓶裝水的容器有何健康爭議、台灣是否有相關討論?問題不在此限。 請針對你的瓶裝水主題,蒐集相關資料、或是進行觀察,然後提出你的發現與觀點。所有涉及其他資料的地方,都要以參考書目的方式寫出出處。字數請在1000字左右。請於9月20日(星期三)傍晚六點以前,上傳到ceiba網站上。  
3. 
作業二 電影與病痛 
20% 
 
4. 
作業三 計算健保保費 
10% 
 
5. 
作業四 增能科技 
20% 
 
6. 
期末報告與個人報告 
25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4  導論、課程介紹
(觀看記錄片「不願面對的瓶裝水真相」)
 
第2週
9/21  健康與社會不平等
Link, Bruce and Jo Phelan. 2010. “Social Conditions as Fundamental Causes of Health Inequality.” Pp. 3-17 in Handbook of Medical Sociology, 6th edition, eds. Chloe E. Bird, Peter Conrad, Allen M. Fremont, and Stefan Timmermans. Nashville: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.
 
第3週
9/28  致病的社會
蔡友月,2007,「遷移、挫折與現代性: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會根源」,《台灣社會學》,
13:1-69。
 
第4週
10/05  病痛與污名
劉紹華,2013,《我的涼山兄弟:毒品、愛滋與流動青年》。台北:群學。閱讀「第七章:愛滋
污名與全球化移植」(頁265-306)。
 
第5週
10/12  多元醫療 I
張珣,2008,「『另類』醫療:導讀」,頁2-7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,成令方主編,傅大為、林
宜平協編。台北:群學。
張珣,2008,「為何要人也要神」,頁8-17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。
簡美玲,2008,「奇美阿美族部落的野生植物與草藥」,頁18-26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。
丁志音,2008,「代代相傳的另類療法」,頁27-36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。
 
第6週
10/19  多元醫療II
Collin, Harry & Trevor Pinch. [2005]2016. 《科倫醫生吐真言: 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》(李尚仁
譯)。台北:左岸文化。(閱讀「第四章 另類醫療:維他命C與癌症的例子」)
栗山茂久,「風的想像與中式身體觀的發展」(楊祐羽翻譯�雷祥麟校訂)。2017。《東亞醫
療史:殖民、性別與現代性》(劉士永、王文基主編)台北:聯經。

 
第7週
10/26  健康照護體系與全民健保
Light, Donald W. 2009. “Comparative Models of ‘Health Care’ Systems” Pp. 538-553 in The
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: Critical Perspectives, 8th edition, edited by Peter Conrad. New York: Worth Publishers.
上課活動:討論影片「五國健保比較」
 
第8週
11/02  專業支配、醫學知識與權力
Conrad, Peter and Joseph W. Schneider. 2009. “Professionalization, Monopoly, and the Structure of
Medical Practice.” Pp. 194-199 in The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: Critical Perspectives, 8th edition, edited by Peter Conrad. New York: Worth Publishers.
繳交作業三 (10%):計算健保費單 (1000字)
 
第9週
11/09  案例討論:生產改革與健康照護
吳嘉苓,2000,「醫療專業、性別與國家: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」,《台灣社會學研究》
4:191-268。
上課活動:「祝我好孕」(導演:蘇鈺婷、陳育青)紀錄片觀看與討論。
 
第10週
11/16  從「病人的消失」到「監管醫學」
Jewson, N. D. [1976]2004.「論醫學宇宙觀中病人的消失,1770-1870」(曾凡慈譯,李尚仁校定)。
頁151-182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(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主編)。台北:群學。
Nettleton, Sarah. 2004. “The Emergence of E-scaped Medicine?” Sociology 38(4): 661-679.
 
第11週
11/23  醫療化、風險化與社會控制
Moynihan, Ray and Alan Cassels. 2006. 《藥你生病:藥廠製造疾病的真相》。台北:世潮。(閱讀第
四章「與病人合夥:注意力缺乏症」)
Conrad, Peter. 2015. 《社會醫療化》(許甘霖等譯)。台北:巨流。(閱讀第三章「擴展:從過動
兒到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)。
曾凡慈,2015,「兒童過動症的在地興起與專業技能網絡的變遷」,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21:15-76。
客座主講:曾凡慈(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)
 
第12週
11/30  醫療組織、市場與商品化
Mol, Annemarie. 即將出版。《照護的邏輯》,閱讀「第二章:消費者或病人」。
 
第13週
12/07 
醫療/健康治理與改革

繳交作業四(20%):請搜集、分析討論一項有關「增能」的產品。
請針對你感興趣的增能(enhancement)現象(長高、補腦、跑快、壯陽、抗老等等,不限於此),找到一項或一系列產品。關於增能的醫療介入,請參考Conrad的說明。請蒐集相關資料,包括田野觀察、檔案資料或是使用者的訪談等等。若有參考資料,請列出出處。運用本學期課程所討論的概念,進行觀察與分析。若有介入性的觀察,請注意研究倫理。作業字數限於2000-3000字,寫作的方式可以參考《藥你生病:藥廠製造疾病的真相》這本深度新聞報導的寫法。請於12/6 18:00上傳ceiba網站,我們將於12/7上課時進行討論。

Open space 期末報告分組: 衛教比較
 
第14週
12/14  醫療與健康爭議
吳嘉苓,2008,「風險與醫療爭議:導讀」,頁320-323於《醫療與社會共舞》(成令方主編,傅
大為、林宜平協編)。台北:群學。
上課活動:觀看與討論紀錄片「性高潮有限公司」(78分鐘)
 
第15週
12/21  健康權益運動
Epstein, Steven. 2000. 民主、專業知識、和愛滋療法運動(程雅欣譯、吳嘉苓導讀、校訂),
頁225-256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(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主編)。台北:群學。
 
第16週
12/28  討論小組報告 
第17週
1/04  小組報告一
*我們的(飲食)健康改革主張